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提出“前瞻性調控社會融資規(guī)模”。這一方面意味著依據人民幣貸款判斷流動性投放的理念未來將逐步修正,另一方面會帶來調控的新變化,由于大量游離于銀行體系之外的融資工具均可能成為系統性風險的重要來源,宏觀審慎管理、流動性管理等需要考慮更多變量。
近年來,金融產品和融資工具不斷創(chuàng)新,商業(yè)銀行表外業(yè)務對貸款產生明顯的替代效應,新增人民幣貸款已不能完整地反映金融與經濟的關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實體經濟的融資規(guī)模。在這一背景下,外幣貸款、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yè)債券、非金融企業(yè)境內股票融資等指標均被列入社會融資規(guī)模統計口徑,用社會融資規(guī)模來衡量注入實體經濟的資金量,使得宏觀調控更具針對性和準確性。
在社會融資結構中,人民幣貸款占比無疑將顯著降低。
如何調控貨幣總量?過去央行每年設定年度貸款投放目標,而在強調社會融資規(guī)模之后,或許會設定年度社會融資規(guī)模。但與貸款融資相比,企業(yè)債券融資、信托融資等其他融資方式更為市場化,股票融資也日益朝市場化方向改革。在設置總量目標時,過于精準的量化目標可能會對市場資源配置產生負面影響。
從防范系統性風險的角度看,未來數年內對商業(yè)銀行資產質量的控制和對不良資產的清理將是中國經濟能否實現平穩(wěn)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在社會融資規(guī)模的視角下,鼓勵發(fā)展直接融資等業(yè)務有助于分擔過去全部由商業(yè)銀行承擔的信用風險,但信用違約風險也將從商業(yè)銀行擴展到其他融資領域,其他融資領域自身的風險點也將成為貨幣調控不可忽視的方面。
一是作為社會融資的組成部分,有必要考慮外幣貸款的匯率風險。今年以來,外幣貸款月度波動比較劇烈,1至9月外幣貸款單月增量分別為-148億、526億、950億、96億、302億、1040億、70億、743億和1764億美元,9月外幣貸款出現大幅增長??梢钥闯?,外幣貸款與匯率波動的相關度較高。在貿易順差占GDP之比逐年下降、國際收支逐漸平衡,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點之后,人民幣匯率和資本波動都更容易受短期因素的影響。今年1月與9月的外幣貸款增長差額以人民幣計算超過萬億元,這對月度流動性的影響相當大。
二是要關注信托貸款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近年來,一些資產池以信托為渠道發(fā)行產品,一個游離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之外的“影子銀行”體系日漸龐大。相對于銀行而言,這個體系運作極不透明,外界對其規(guī)模、運作手法、內部風險管理控制均缺乏了解。信托貸款大部分流向地方融資平臺,而在過去幾年實施了大規(guī)模經濟刺激計劃之后,地方政府負債率高企,部分負債主體現金流有斷裂的風險,極可能出現難以兌付情況。
債券融資同樣面臨上述問題。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來,企業(yè)債券融資開始發(fā)力,成為穩(wěn)增長的重要融資渠道。但要看到,在經濟下行階段,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也日益暴露。目前我國債券市場尚未出現債券違約“第一單”,但海龍兌付危機等事件也為債市敲響了警鐘。未來,隨著企業(yè)債券市場的持續(xù)擴容,債券實質性違約也許會出現,在確保以市場方式處理債務違約的同時,要做好相關的監(jiān)管和風險控制以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